我的住培日記丨兒科醫師成長記
自我進入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始培訓的那一天起,我深感肩負使命.....
——兒科專業2021級住培生 王蕾
我叫王蕾,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專業2021級住培生,也是一名正式步入臨床的醫師,為此,我深感榮幸,又內心惶恐,又無比激動,這畢竟是救人,不是救教具,但又期待自己能上手。就這樣懷著復雜的心情,踏入了我住培之路的第一站——兒科。
剛進入兒科病房的那天,我被眼前的繁忙的景象深深震撼。這里步履匆匆,有輸不完的液體,有永不停息的患兒哭聲,還有患兒家屬們焦慮以及醫師們忙碌的身影,這一切都讓我感到有些手足無措,心中充滿了如何證明自己的問號。
兒童疾病,說簡單也復雜。初來乍到,我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腦瓜子被吵得嗡嗡的,醫院的系統不會用,醫囑不會開;不懂如何與患兒溝通,也不知道怎么和家屬講解病情,更沒想到學習成績優異的我,有時候倒背如流的理論知識,到了實際應用的時候,都會一片空白。
我意識到,兒科醫師的工作不僅需要熟練的掌握一切專業醫學知識,更需要一定的耐心、愛心和溝通能力,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全新的挑戰,為此我下定決心,從零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到工作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在上級醫師和帶教老師們的幫助下,醫院系統越來越熟悉,也能規范開醫囑,描述講解病情,并掌握了兒科醫患溝通的技巧。
除開夜班,每天我都會在8:00之前到達科室開始新的一天的工作。早交班是每天工作的開始,科室的醫師、護士都會聚在一起討論昨天患兒的病情和今天的治療工作,并提醒特別病例注意的情況。接下來就是查房時間,這是我每天最期待的環節,每次我都會提前對查房計劃進行梳理,重點是因為查房能跟隨不同的上級醫師一起對每位患兒進行詳細的檢查,每天一次,現場上分,機會難得。在這個過程中,我能現場實踐操作,比如,如何進行體格檢查、如何閱讀輔助檢查報告等等,在線增加診療經驗,同時還能學習上級醫師如何與患兒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對于患兒來說,醫師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操作、甚至每一句話都是記著的!因此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對小朋友們還有家長有耐心和同理心。在處理完所有臨床工作后,我也會花時間和患兒家屬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擔憂,并給予他們必要的支持和安慰,因為醫師們不僅要治療疾病,更要關懷患者的心靈,所以說時常是治愈,總是在安慰。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那么順心如意,總有那么些不盡人意的故事。那是我轉到兒童重癥醫學科工作的夜里,我上夜班,自己治療組負責的患兒病危,家屬放棄治療了,患兒的父母很年輕,雙眼哭紅得像兔子一樣,那時我不知道能做什么,遠遠的看著,心里特別難受,我想這樣的事例在醫院里難以一一細數。
在我眼里,兒童重癥大部分患兒默不作聲,基本是昏迷狀態,少部分患兒意識清醒,但是無法言語表達。夜里最多的聲音就是生命監護儀器等各種設備頻繁報警的滴滴聲。也許只有在急診或重癥上過班的規培醫生才能體會到,各種應接不暇的急救操作,自己被上級醫師喊著調度的那種緊張感。那場面,要說誰能臨危不亂那都是假的,第一次的時候,看著患兒的各種急救,自己人都傻了,讀了那么多醫學有關的書,學了那么多技能,關鍵的時候呆了,只知道讓我干嘛我就干嘛,不給添亂就行。再后來,參與搶救的次數多了,自己也熟練掌握了各項搶救技能,每一次成功搶救,心里也是充滿了激動和喜悅。就是這樣,生命容不得開一點玩笑,我必須時刻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萬全的狀態應對任何突發情況。
時光荏苒,轉眼之間,1104天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我也走過了大半,其間遇見了不少人,有醫院兒科帶教的老師們,其他科室的醫師、護士老師們,培訓班里其他醫院的同仁,加我微信的家屬,給糖的小患者等等,他們亦師亦友,在學習上、生活上、思想上、心靈上都給予了我幫助及指導。未來,我將繼續努力,按照自己人生規劃,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之事,就比如先成為一名優秀的兒科醫師,為更多的患兒,除病痛!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