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靜脈血栓的健康宣教
一、深靜脈血栓的定義?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靜脈內凝結,導致深靜脈管腔部分或完全堵塞。好發于下肢,可造成下肢疼痛、腫脹等一系列癥狀。
二、靜脈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
1、血流瘀滯。
2、靜脈壁損傷。
3、高凝狀態。其中尤以“血液瘀滯”在靜脈血栓形成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
三、深靜脈血栓形成好發部位?
1、主要因為人體的血液從心臟出發,經動脈系統輸送到下肢,再通過靜脈系統回輸回心臟,血液所流經的路程是最長的,心臟的泵動力作用到這個部位變得相對微弱。
2、由于重力作用,血液易在下肢發生血流緩慢,在靜脈中瘀滯。
四、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可以分成哪幾類 ?
一般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周圍型、中心型和混合型。
還有兩種特殊的類型:股青腫與股白腫,這兩種均是下肢靜脈血栓的緊急情況,需緊急手術取栓。
五、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治療方法?
1、抗凝治療。
2、溶栓治療。
3、手術治療。
六、在治療過程中注意事項?
下肢靜脈血栓患者采取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濕熱敷等措施。臥床時間一般為10-14天,當全身癥狀和局部壓痛緩解后即可進行輕便活動。
七、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并發癥主要有以下幾種?
1、肺栓塞,肺栓塞是指肺動脈或其分支被栓子阻塞所引起的一個病理過程。
2、出血,溶栓治療中最主要的并發癥是出血。特別應警惕胃腸道、顱內出血。
3、血栓形成后綜合征,主要表現為下肢慢性水腫、疼痛、肌肉疲勞,靜脈曲張、色素沉著、皮下組織纖維變化,重者形成局部潰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