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璣二代骨科機器人精準助力急診創傷手術
4月21日,我院急診科主任鄢陵博士團隊在天璣二代骨科機器人的“透視眼”、“穩定手”,精準至毫米級的超強“方向感”的精準指引下,成功為一名因車禍傷導致全身多處骨折患者精準完成微創骨科手術。手術時間較以往同類手術縮短一半,真正實現了快速、微創、精準、智能化治療,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標志我院急診創傷救治能力再上新臺階,結合我院目前正在推進的急診信息預檢分診系統,急診數字化創傷綠色快速通道,實現我院創傷救治邁向數字智能時代。
患者吳某,女,55歲,因車禍致全身多處損傷傷,活動受限,于4月7日就診于我院急診科外科,并收住急診ICU住院治療。入院診斷為 :閉合性胸外傷、多發助骨骨折(左側第5-6肋、右側第5-10助)、肺挫傷、肝挫裂傷、右側腎上腺血腫、骨盆骨折、右側恥骨上支、右側恥骨聯合及雙側能骨翼骨折、脊柱骨折、右側腓骨頭骨折、右側股骨髁間窩撕脫骨折、右脛骨近端及髕骨骨挫傷、左側內踝骨折右側外踝骨折右側外踝骨折骨折等。
經過EICU緊急救治,病情平穩后,吳大姐于4月16日轉急診外科繼續治療,經過急診科外科團隊術前討論,為患者制定了“全麻下骨科機器人輔助下,骨盆骨折閉合復位通道螺釘內固定術,左側內踝骨折閉合復位空心螺釘內固定術”的手術方案。4月21日上午,急診科鄢陵主任帶領外科團隊,在骨科天璣機器人引導下,歷經2小時,順利完成手術,最后C型臂透視檢查骨折復位,盆骨骨折復位,內固定物位置準確。相比常規手術,機器人輔助下的骨盆手術切口更加微創,更精準,創傷小,手術安全,出血少,術后即可快速進行康復訓練。
骨盆骨折術前術后
手術醫師、急診科主任鄢陵博士表示:急診外科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是車禍傷或多發骨折的病人,機械人手術相較于傳統手術方式有著更準確、更精細的操作,極大地改善了手術效果和成功率。機械手臂的運動靈活性也能夠幫助醫生達到常規外科手術難以實現的手術操作,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精度。此外,機械人手術的創口更小,出血量更少,能夠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降低了手術后的疼痛和不適感,骨科機器人精準、安全、省時的特點,對提高急診創傷病人的救治具有重要作用。
我院急診科外科團隊,是遵義市創傷救治聯盟成員單位,專業團隊與高精尖設備的強強聯合,真正實現了骨科手術的微創化、精準化、智能化,進一步提升了急診科外科疑難危重癥的診治水平,助力我院急診創傷救治能力的發展,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