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期晨讀丨風濕免疫科副主任張文輝講解 《漫話風濕之--多學科合作之路》
為進一步促進院內臨床學術交流與溝通,相互了解、宣傳各科室技術進展,探索多學科聯合會診新路徑,我院每周三早上7:30開始晨讀會活動。
7月3日,第273期晨讀會由我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張文輝作學術交流,他以《漫話風濕之--多學科合作之路》為題,探索多學科合作新路徑。
風濕性疾病,泛指影響到骨、關節及其周圍附屬結構的一組疾病,其發病機制是一系列包括具有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為突出特點的疾病的總稱。這類疾病常常表現為多系統、多器官損害,與多學科具有交集特點,客觀上需要打破學科間壁壘、多學科協作才能共同完成,同時這也是三甲醫院診治疑難病、罕見病的定位要求。近些年一些免疫異常相關的臨床罕見病、疑難疾病逐漸被認識,涌現出很多的治療手段,生物制劑、小分子靶向藥物的研發及應用使得治療效果及預后已大為改觀,由此宣傳、普及風濕免疫性疾病知識很有必要,建立MDT 團隊具有現實意義,其目的是早識別、早診斷、早治療,減少疾病的誤診、誤治。
個人簡介:
張文輝
主任醫師 風濕免疫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遵義市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貴州省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貴州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分會副主任委員
參與科研3項,參編專著1部,發表論文10余篇。
擅長:風濕免疫性疾病診治。
科室簡介:
2017年3月18日風濕免疫科率先在省內獨立成科,目前已發展為以中西醫結合治療為特色的風濕免疫專科。
疾病診療范圍: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痛風性關節炎、干燥綜合征、脊柱關節病(強直性脊柱炎、炎癥腸病性關節炎、銀屑病性關節炎)、骨質疏松癥、系統性血管炎、白塞氏病、過敏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肝病、炎癥性肌病(多發性肌炎/皮肌炎/抗合成酶抗體綜合征)、系統性硬化癥、未分化結締組織病、混合性結締組織病、CTD-ILD、成人STill病、IgG4相關性疾病、抗凝脂抗體綜合征、復發性免疫不良妊娠、Sapho綜合征等,其中部分為臨床疑難、罕見病。
特色治療:免疫吸附、血漿置換、中藥熏蒸、封包、塌漬,超微創針刀鏡診療系統治療關節軟組織病。
出現哪些癥狀需要看風濕免疫科:
1.各種急、慢性關節炎;
2.炎癥性腰背痛:反復的頸、腰背、臀部或髖部疼痛、僵硬感,尤其是夜間休息不能緩解甚至加重,活動后減輕者;
3.反復習慣性流產、胎停的育齡期婦女;
4.多系統、多器官損害、反復血栓形成,尤其是青壯年女性患者;
5.出現新生兒狼瘡表現、皮疹紅斑、血細胞減少、心臟傳導阻滯,其母親需排除風濕病;
6.面部紅斑,四肢皮下硬性結節,全身反復發作的皮疹者;
7.反復經久難愈口腔潰瘍、外生殖器潰瘍;
8.長期不明原因的口、眼干燥,嚴重齲齒,反復腮腺炎、肝功異常、黃疸、胰腺腫塊;
9.反復發作眼部疾病:結膜炎、虹膜睫狀體炎、葡萄膜炎,尤其伴有關節疼痛者;
10.面部、四肢甚至全身皮膚發緊、變硬,甚至皮膚變薄、肌肉萎縮者;
11.四肢肌痛、肌肉無力,全身肌肉疼痛者;
12.不明原因的長期發熱,在較長時間抗生素治療無效時;
13.部分間質性肺病、肺動脈高壓者,常規治療無效;
14.病因不明的慢性淋巴結腫大,耳廓腫痛者;
15.四肢遇冷蒼白、青紫伴或不伴潮紅、麻木、疼痛者;
16.化驗檢查:不明原因血細胞減少、貧血、免疫球蛋白增高、抗核抗體陽性、蛋白尿、血尿者;
’17.絕經后婦女,老年人,無外傷或輕微外力作用即發生脆性骨折者。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