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合理用藥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隨著全球對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問題的日益關注,每年11月18日至24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旨在提升公眾對抗微生物藥物(抗生素、抗病毒藥、抗真菌藥和抗寄生蟲藥等)耐藥性的認識和理解,減少耐藥性感染的發生和傳播,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教育 倡導 立即行動”。
為積極響應號召,進一步落實《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22—2025 年)》,2024年11月21日,臨床藥學部聯合藥劑科黨支部,在門診部舉辦“2024年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宣傳”活動。我院藥師通過在門診大廳向就診患者及家屬發放宣傳資料,開展深入宣教,廣泛宣傳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提高社會公眾對細菌耐藥危機的認識。
一、什么是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
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AMR)是指微生物對治療感染的藥物不再敏感的現象。使用抗微生物藥物會導致耐藥性,使用越多,微生物產生抗藥性的可能性越大。濫用和過度使用會加速這一過程,包括劑量、頻率不當或使用時間不當。
二、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會造成哪些危險?
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導致藥物療效下降,使得感染難以治療。這種耐藥性與死亡率上升、長期患病、以及農業和養殖業損失相關,嚴重威脅全球健康、生計和糧食安全。同時,它還增加了治療和護理的成本。
三、為什么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需要我們的關注?
世衛組織指出,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可影響任何人,即便是健康個體,輕微傷害或常見手術、普通感染也可能因耐藥性導致嚴重后果。對于有基礎疾病者,耐藥性感染可能成為重大威脅,隨時可能爆發。2019年,全球約500萬人死于與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相關問題,其中130萬人直接因此死亡。
四、抗微生物藥使用常見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抗菌藥物=消炎藥。抗菌藥物不是直接針對炎癥發揮作用,而是針對引起炎癥的微生物起殺滅作用。
誤區二:感冒就用抗菌藥物。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藥物。
誤區三:發熱即用抗菌藥。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情況下,使用抗菌藥物是無益的。大多數咽喉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因此需謹慎使用抗菌藥物。
誤區四:腹瀉就用抗菌藥物。腹瀉并非都需用抗菌藥物,僅對細菌性腹瀉有效,非細菌性腹瀉使用可能引起不良反應。
誤區五:廣譜抗菌藥物優于窄譜抗菌藥物。抗感染治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已知感染細菌時,能用窄譜抗菌藥物,就不用廣譜抗菌藥物,以免產生耐藥性。
誤區六:新的抗菌藥物比老的好,貴的抗菌藥物比便宜的好。抗菌藥物的選擇不應僅基于新舊或價格,而應根據疾病和適應癥來決定。
五、我們應該怎么做?
1、藥物使用:不隨意購買和使用抗微生物藥物,僅在醫生處方指導下使用,并且絕不分享或使用剩余的藥物。
2、遵循醫囑:正確理解抗微生物藥物的適用范圍,遵循醫生的建議,按劑量和療程使用,切勿自行減量或停藥。
3、生活干預:注重個人和環境衛生,加強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減少感染風險。
本次活動向社會公眾廣泛普及了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提高了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認識,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可以被終止,每個人都可以發揮作用,預防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請立即行動起來!
一審:歐陽蒼鴻
二審:歐陽興
三審:羅勇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