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期晨讀丨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羅雪松講解《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的診治》
12月11日,晨讀會由我院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羅雪松作學術交流,他以《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的診治》為題,科普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診斷策略和治療。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是一種很嚴重的新生兒疾病,是導致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死亡的重要原因。NEC的發病與早產、腸道菌群失調、免疫應答異常等多種因素有關,而且起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不及時診斷和治療,可能會導致腸道壞死、穿孔等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為一種獲得性疾病,是多種原因引起的腸黏膜損害,使之缺血、缺氧,導致小腸、結腸發生彌漫性或局部壞死的一種疾病。主要在早產兒或患病的新生兒中發生,以腹脹、便血為主要癥狀,其特征為腸黏膜甚至為腸深層的壞死,最常發生在回腸遠端和結腸近端,小腸很少受累。腹部X線平片以部分腸壁囊樣積氣為特點,本癥是新生兒消化系統極為嚴重的疾病。
個人簡介:
羅雪松,男,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貴州省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委員,遵義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曾于廣州兒童醫院及北京兒童醫院兒童新生兒外科及兒童普外科專業進修學習。
擅長:對新生兒外科及兒童普外科復雜、疑難病例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熟練操作單孔、多孔腹腔鏡微創治療小兒外科疾病。擅長對先天性食道閉鎖、先天性肛門閉鎖、先天性膈疝、先天性腸旋轉不良、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胃壁肌層缺損、新生兒消化道穿孔、肥厚性幽門狹窄、腸閉鎖或腸狹窄、小兒胃腸道腫瘤、體表腫瘤、小兒急腹癥等疑難、危急重癥的手術治療。
科室介紹:
科室現有編制床位35張,開放床位65張,擁有醫護人員共26人,其中主任醫師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人,副主任醫師4人,副主任護師2人。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家先天性結構畸形定點就診單位、貴州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小兒外科專業基地、貴州省新農合重大疾病——尿道下裂免費治療單位、遵義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主委單位、遵義殘疾人聯合會——遵義地區14歲以下肢體殘疾兒童手術康復治療定點單位。
診治范圍:小兒普外及新生兒外科、小兒泌尿外科、小兒骨科及矯形、小兒胸外科。開展小兒腔鏡微創手術(常規技術:腹腔鏡腹股溝斜疝修補術、腹腔鏡高位隱睪下降固定術、腹腔鏡下臍疝修補術、腹腔鏡下交通性鞘膜積液修補術等;精品技術:胸腔鏡先天性食道閉鎖吻合術、胸腔鏡雞胸及漏斗胸矯治術、胸腔鏡膈疝修補術、胸腔鏡肺葉切除術、腹腔鏡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根治術、腹腔鏡巨結腸根治術、腹腔鏡食道裂孔疝修補術、腹腔鏡會陰聯合治療中高位肛門閉鎖、腹腔鏡手術治療泌尿系畸形等)、巨大腹部腫瘤切除術、膽道閉鎖葛西手術、重度尿道下裂分期成形術及殘廢陰莖矯治術、氣膀胱下輸尿管再植術、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早期診治及手術治療、兒童創傷骨折及殘余畸形手術治療、腦癱后遺癥外科治療、先天或后天足部畸形診斷及手術治療、兒童消化道畸形(十二指腸閉鎖、環狀胰腺、腸重復畸形、胃壁肌層缺損、幽門狹窄等)手術治療、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各型手術治療、足(指)畸形手術矯正等。
地址: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第一綜合住院大樓2樓小兒外科
聯系電話:0851-23230920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